福州新闻网 >> 福州市新闻办公室 >> 图文实录

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“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高新区专场图文实录

2022-09-06 10:00:00  来源:福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

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“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高新区专场于9月6日上午10点举行。

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“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高新区专场图文实录

  曾玉(郑帅 摄)

  福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、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曾玉——

  女士们、先生们、记者朋友们:

  大家上午好! 欢迎出席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会。 今天上午,我们举行“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十三场,非常高兴邀请到: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魏邦仲先生;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熊国华先生;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林翔先生;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魏志谋先生。

  他们将向大家介绍高新区“坚持科教产城一体 打造全省创新策源地”的有关情况,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。首先,有请魏邦仲书记介绍有关情况。

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“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高新区专场图文实录

魏邦仲(郑帅 摄)

  高新区党工委书记 魏邦仲——

  各位媒体朋友们,女士们、先生们:

  大家好!很高兴在这里向大家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,福州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。首先,我代表福州高新区党工委、管委会,和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管委会,对大家长期以来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!

  福州高新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1991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时,亲自部署、推动设立的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,按照“一区多园”模式管理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福州高新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、福州工作时关于高科技园区的重要指示精神,和关于大学城的规划建设理念,铭记建设高科技园区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、促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、振兴福州经济的希望所在,始终坚持“3820”战略工程思想精髓,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和实践探索,全力建设一流大学城、科学城,努力成为福州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的生力军和动力源。十年来,实现了3大变化和6大成就。

  3大变化即:

  一是从无到有,从2013年托管时的一片沙洲地,发展成为青春活力的科技新城,再到2021年启动科学城规划建设,一个连接海峡两岸、具有较强产业竞争力和辐射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应运而生。

  二是从小到大,十年来,入驻企业从不到1000家增长至1.5万家,工业产值从不到30亿元提升至300多亿元;财政总收入从不足3亿元突破30亿元大关。高新区、大学城片区已聚集人口超50万,青年人才占70%以上,成为东南地区最具创新活力、最有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。

  三是从弱到强,从项目小、产业散、平台无特色,蜕变为大院大所大实验室纷纷落地、好项目抢滩入驻,创新首位度飞速跃升,产业集聚度快速攀升。2021年,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中,综合实力排名比2012年提升12个位次,其中结构优化和产业价值链指标排名提升至全国第17位,绿色发展和宜居包容性指标提升至全国第10位。

  6大成就即:

  一是党建引领成效显著。构建“一心三带”党建大格局,形成“高新邻+”和“屿邻同心”为核心的“双核多元”党建联盟体系,促成基层党组织共联共建,近邻党建实现住宅小区全覆盖,两新组织覆盖率达95.8%。

  二是体制活力不断激发。坚持用县区全面职能和园区灵活政策服务企业群众,以高效率体制机制引领高质量发展,不断磨合县区、园区“双重管理”体制,深化“管委会+公司”“互联网+”集成审批等举措创新,出台了人才举荐、高标准厂房招商、基金招商、“高新贷”等一系列改革措施,全力构建“小政府、大社会,小机构、大服务”扁平化管理模式,探索形成多园联动、校地共建、协同创新等高质量发展路径。

  三是创新要素快速集聚。突出校地合作、产教融合,发挥创新“试验田”作用。引进中科院海西研究院、闽都创新实验室、海峡实验室、福耀科技大学等创新龙头,获认定各类人才近千人。落地国家知识产权专利审查协作分中心、中国(福建)知识产权保护中心、福州科技成果转化等公共服务平台,形成“线上+线下”融通的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体系,2021年园区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30件。全面深化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,建设清华、武大等一流高校科技园,聚集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、闽台大学生三创基地等海丝海峡元素鲜明的孵化器37家、面积达15万㎡,集聚青年创客约5000人,基本形成全链条衔接、一站式服务、高效率转化的创新创业生态。

  四是高新产业跃升发展。围绕“扶引大龙头、培育大集群、发展大产业”目标,深入实施“高企倍增”“瞪羚培育”“总部引进”等行动计划,建成总部经济园、软件产业园、区块链产业园等特色园中园,加快建设光电产业园、数字经济产业园、人工智能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平台。园区注册企业已突破1.5万家,初步形成以数字经济为核心、光电、生物医药产业为支柱、现代服务业为支撑、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“121X”产业格局。特别是,光电产业于2021年入选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名单。高新技术企业最近三年连续实现倍增,年内有望突破1000家。

  五是城市品质全面提升。秉持“人民城市人民建,人民城市为人民”理念,高标准、大力度、系统性推进民生基础和城市配套。今年再建安置房90万㎡、人才公寓20万㎡,规划和启动建设道路50条。在近年来新(改)扩建学校59所的基础上,今年再建学校10所,推动9所学校与高校等优质资源合作办学。启动三所医院前期工作,建设长者食堂5家,建成配套商业约40万㎡,建成公园绿地70处、增加绿化100万㎡,以共建共享和“看的见”成果提升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
  六是品牌影响力日益凸显。全力打响海西创新创业品牌,产学研和成果转化溢出效益不断提高,先后获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、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、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、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、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、国家创新创业特色载体等荣誉。今年,园区2个基地获评“科创中国”创新基地。

  展望新时代,福州高新区将坚决贯彻市委、市政府决策部署,坚持传承弘扬“3820”战略工程思想精髓,瞄准国家战略需求,将创新驱动作为首位战略,不断提升辐射带动和引领示范效应。当前,重点推进一流大学城、中国东南(福建)科学城建设。在空间布局上,按照科学城发展走廊“一廊串城”、科学研究核、科学转化核“双核引领”、科学研究区、科教创新区、科技创新区、产业智造区、城市服务区“五区共建”的结构进行规划建设。在目标定位上,围绕打造“东南硅谷、山水智城”,着力引进高尖端科学装置、建设高水平科研院所、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、建立高效率成果转化体系、培育高科技产业集群、打造高品质山水城市空间,建设成为国家东南区域科技创新中心、国家东南智造中心、“宜学、宜研、宜业、宜居、宜游”的高品质新城,为福州提速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,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。

  曾玉:

  感谢魏书记的介绍与发布。接下来,欢迎记者朋友就各自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。提问前请先举手示意,受邀时请自报身份。现场答问现在开始。

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“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高新区专场图文实录

央广网记者(郑帅 摄)

  央广网记者:

  我们注意到前一段时间高新区的举办了“双院士文化馆”揭牌仪式,中科院庄文颖院士获聘高新区“引才大使”。能不能介绍下高新区人才引进的策略?

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“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高新区专场图文实录

熊国华(郑帅 摄)

  高新区党工委委员 熊国华:

  谢谢您的提问,这个问题我来回答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发展是第一要务,人才是第一资源,创新是第一动力。”双院士文化馆是传承院士文化的人才教育基地,希望庄文颖院士的研究成果能在高新区落地,为高新区推荐特色产业方面人才,指导高新区做活做好乡村振兴工作,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。

  党的十八大以来,福州高新区在主导产业、社会民生、基础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,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坚持践行“人才是第一资源”的理念。我区在认真贯彻执行省、市人才政策基础上,围绕人才需求,探索出台高新区自己的创新成果。在人才招引方面。我们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:

  一是出台人才引进留用政策。在省、市政策和园区“7+8”政策基础上,创新出台《关于鼓励引进高层次人才八条措施》《关于鼓励引进创新创业创造人才扶持奖励的若干措施》等政策,形成《福州高新区人才政策汇编》,涵盖了人才激励、创业扶持、成果转化、住房保障等方面,形成较为完善且具有高新区特色的政策体系,现在正在全力开展“好年华 聚福州”人才招引行动,推进1+1+N人才政策体系。

  二是提升人才发展战略格局。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,坚持“一把手”抓“第一资源”,区主要领导为20多名高层次人才协调解决住房、办公场地、贴息贷款、子女就学等难题。创新人才举荐机制,组建高层次人才举荐委员会,聘请知名企业家、高层次人才担任引才大使。目前我区引进院士3人,集聚各类人才700余人,其中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2人,国家级重大人才计划专家23人,福建省高层次人才50人,省“百人计划”人才31人,引进优秀博士15人,省工科类青年人才255人,双一流高校毕业生352人,特聘首席专家2人。积极构建“上下联动、左右协调、齐抓共管”的工作局面,形成推动人才工作创新发展的整体合力。

  三是推动高能创新平台建设。全力推进闽都创新实验室、海峡实验室、福耀科技大学、专家服务基地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台的建设。闽都创新实验室自2019年筹建以来,承担横向、纵向 27个项目,外争项目经费1180多万。与90多家的企业、高校院所、投资机构建立合作关系。四是强化人才综合服务保障。率先试点人才“一站式”平台服务,实行一站式受理、一条龙服务,开启高层次人才“一趟不用跑”服务模式。建设中海寰宇天下人才公寓共556套,累计入住1363人,惠及254家企业。中海左岸花园总建筑面积2万㎡,共217套,正装修中,将于今年投入使用,持续优化人才住房保障。运用区块链技术,首创人力资本产业服务平台,实现1000多条人才数据上链。积极兑现各类人才补贴政策,今年以来,我区共发放各类人才奖补1360余万元。

  未来,高新区将坚持“不求所有、但求所用”的柔性引才理念,形成具有高新特色的人才政策和人才服务体系。我们将立足双院士文化馆,打响五都双院士文化品牌,弘扬院士精神,培育“文化引擎”,着力引进一批高水平创新人才,打造“旗山”系列人才特色品牌,营造“近悦远来”的人才安居环境。

  谢谢。

  曾玉:

  感谢!请继续提问。

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“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高新区专场图文实录

福州日报记者(郑帅 摄)

  福州日报记者:

  自2013年托管南屿镇及上街5个村以来,高新区近10年发展迅速,能否为我们介绍下高新区的园区标准化建设,以及未来如何推动全省“工业园区标准化示范基地”建设?

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“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高新区专场图文实录

林翔(郑帅 摄)

  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林翔:

 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,这个问题我来解答。园区实行“一区六园”的管理模式,包括海西园、生物医药和机电产业园、福州软件园、洪山园、仓山园、马尾园。

  2021年,园区荣获省级试点园区综合评分第三名,标准研制专项全省第一名,科技成果(专利)转化与推广服务规范是全市唯一列入福建省地方标准立项的标准。在园区标准化建设方面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开展工作。

  一是“校地融合”,创新形成新生态。建成迈新免疫病理试剂、兆元光电微间距LED芯片等省级以上工程(技术)中心40个。培育6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21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、48家福建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。建成新药创制中心等中试基地和孵化加速楼宇约50万㎡,集聚创业企业(团队)400多个、青年创客3000多人。

  二是“智技融合”,产业迈上新台阶。2021年共引入招商项目260个、总投资约 990亿元,集聚兆元光电等光电企业50多家,引入腾讯云、熵链科技等工业互联网、区块链重点平台企业,新基建项目24个、数量全市第一,拥有国家级实验室2所、省级实验室2所、企业技术中心6个,高新技术企业403家。

  三是“银资融合”,经济激发新活力。2021年全区建成高标准厂房约88万㎡,为89家企业批复发放“高新贷”6亿元。2021年对接国开行等授信融资共 31.5亿元;推进“中科成果基金”“产业发展基金”“基础设施投资基金”投向新一批成长型项目。新增市重点上市后备企业14家,福建省上市后备企业6家。

  未来,高新区将加快引领全市工业(产业)园区标准化建设,把工业互联网作为产业提质增速、打造未来工业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手段,全面配优配齐土地、人才、资本、技术、数据等要素,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产业集聚水平,全方位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,争创标杆示范。将来我们主要在四个方面进行发力。

  一是优化规划布局,实现集约发展。重点加快创新园三期、创新园四期、创新园五期、数字经济产业园8个地块、第三代半导体数字产业园等高标准厂房建设,打造“131”产业新格局,结合园区产业功能定位,制定推进低效工业用地(园区)整体转型升级行动计划。

  二是扶引大龙头,培育大集群。加快培育一批优势龙头企业,实施“一企一策”,重点扶持三十亿以上的龙头企业,尽快成长为百亿企业。围绕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集群和光电芯片产业、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、新材料等细分产业链,着眼全球产业分工协作和产业链重构,打造1到2个全省乃至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。

  三是加强科技创新,促进产教融合。加快紫光科技园、启迪科技城、国家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基地等3个校地合作成果项目建设。搭建“高新区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”,完善“众创空间—孵化器—加速器—产业园区”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,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倍增计划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“瞪羚”培育计划,全力推进产教融合示范基地、园区职业技能提升中心等项目建设。

  四是精准配置要素,狠抓项目建设。大力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倡导的“马上就办、真抓实干”精神,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持续开展“减证便民,推动福州高新数字中国科创中心、省区块链主干网运营中心等项目落地,计划新增新基建项目19个、总投资108亿元,争取推出一批园区标准化建设经验。

  谢谢!

  曾玉:

  感谢!请继续提问。

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“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高新区专场图文实录

福州广播电视台记者(郑帅 摄)

  福州广播电视台记者:

  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,是党中央、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,也是省、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。请问高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给我们?

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“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高新区专场图文实录

魏志谋(郑帅 摄)

  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魏志谋:

  谢谢您的提问,这个问题由我回答。今年以来,高新区新认定省科技小巨人40家、“专精特新”企业12家、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436家,高新技术企业2021年新增193家、比增92%,今年仅上半年就已申报513家,年内有望突破1000家,比增150%。已基本形成“挖掘一批、培育一批、储备一批、认定一批、引进一批”的创新发展生态。高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主要以五个方面为抓手。

  一是加大科技创新政策激励。出台《关于加快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八条措施》等系列政策,延伸制定迁入奖励、中介服务机构、载体培育等激励措施。

  二是强化创新创业载体作用。充分发挥孵化器、研发楼宇、产业园区等载体培育高企的作用,形成培育合力,与省、市科技部门共同出资设立“高新贷”,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供信贷支持,缓解融资难、融资贵问题。

  三是深化产学研深度融合。积极举办产学研创新活动。举办科技部火炬中心“2021年度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(福建站)”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专场活动,联合福建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举办“成果转化直通车(福建师范大学站)”、“成果转化直通车(闽江学院站)”等活动,进一步推动企业与创新资源、产业成果的深度融合。

  四是推动创新实验室建设。推动闽都创新实验室、海峡实验室等省创新实验室落地高新区,鼓励和支持围绕光电、柔性电子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,开展产学研合作,打造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一流科技创新基地、人才基地和成果产出与转化基地。

  五是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。充分依托高校科研院所专家资源,积极选任科技特派员,与园区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,累计认定区级科技特派员126名。

  下一步,高新区将坚持“3820”战略工程思想精髓,加快融入“强省会”战略,落实“科教兴城”等九大专项行动。进一步强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,深化产学研合作,继续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合作,共同举办产学研合作创新活动,完善“挖掘一批、储备一批、认定一批、引进一批”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格局,努力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继续实现倍增,推进园区高新技术产业积聚发展。

  谢谢。

  曾玉: 

  感谢魏副主任的回答。现场答问就安排到这里,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和各位发布人的回答。上午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,谢谢大家!